江河相挽共行舟,“水运淮安”初展颜。今年是全面推进“水运江苏”建设之年。今年以来,淮安港航系统在省、市交通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水运江苏”建设机遇,紧扣省、市年度目标,深入开展“工程建设攻坚年、党建融合推进年、队伍建设深化年”活动,补短板、亮特色、提能级,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水运淮安”建设图景加速呈现。
出台“水运淮安”实施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梳理6个方面14项任务,至2032年实施重点水运项目23个、计划投资超300亿元,“水运淮安”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春天。淮河入海水道二期配套通航工程,杨庄、朱码一线船闸扩容改造工程等前期工作稳步推进。《淮安港总体规划》修编,先行开展市区港区规划修订。
京杭运河淮安段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全线完工,在苏北四市率先完成交工验收。金宝航道金湖段桥梁工程开工建设,航道、船闸招标正在推进。磨涧河航道成为全省首条建成投用的通港达园“小快灵”航道。建成中天钢铁码头、巨石玻纤码头、上河作业区一期码头主体工程,淮安港三期、危化品码头、黄码港等重点港口项目全面推进施工。
编制“盐河产业带发展规划”,推动盐河产业集群发展。定班运营“淮安—上海”“淮安—宁波”海铁联运班列沪苏通线路。上半年完成港口吞吐量3859.63万吨、集装箱吞吐量26.7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6.32%、14.67%。
杨庄、朱码船闸和水上服务区“近零碳”建设扎实推进,建成试运行淮河、盐河航道感知设施和市县两级航网运行监测中心,淮安港三期、黄码港、中天钢铁码头3个项目入选省智慧港口建设重点项目清单。
扎实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进内河航道应急保障基地建设。组织各船闸多次走访淮钢、友顺、润兴等重点物资企业和集装箱运输公司,及时保障重要企业物资运输。
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深入推进港航文化建设,建成朱码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深入开展“水运江苏·美丽港航”建设专项行动,扎实推进江苏港航“321”品牌创建工作,“‘箱’聚淮港 红色‘船’承”获评江苏港航“321”工程优秀品牌。
征程万里阔,奋进正当时。下半年,淮安港航系统将进一步发挥淮安水运优势,聚焦港航事业智慧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知责奋进、攻坚克难,全力推进全国内河航运中心建设,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奋力夺取“全年红”,以更大力度更高质量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淮安”,为淮安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提供坚强水运支撑。
建成京杭运河淮安段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增补项目和工业园区专用航道,加快实施金宝航道整治工程,全面跟踪推进重大港口项目建设,全年预计新增千吨级以上泊位29个,港口吞吐能力1407万吨。
全面启动“十五五”水运发展规划研究,大力推进淮河入海水道二期配套通航工程工可及各项专题报批等前期工作,杨庄、朱码船闸扩容改造工程力争取得工可批复。
积极落实新一轮水运集装箱发展扶持政策,巩固和加密现有航线,开拓新航线,推动淮安港内、外贸集装箱业务取得新突破,完成港口集装箱吞吐量57.4万标箱。
推动全年航闸养护工程完成率达100%,做好防汛安全保障工作,继续推进内河航道应急保障基地建设,为船舶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深化绿色港口创建,加快推进光伏发电系统、岸电建设,提升“近零碳”船闸和水上服务区建设成效,推广应用干线航道运行调度与监测系统,推进清江浦区智慧物流港、淮安港集装箱自动化码头、黄码港智慧港城云平台数据管理系统建设。
积极探索“党务融入业务、业务体现服务”“三务融合”党建工作模式,深入开展“党建融合推进年”活动,聚焦金宝航线淮安段航道整治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开展“支部建到项目里 党旗飘在工地上”主题活动,引导港航系统党员干部在基层一线干实事、在项目现场谋实招,以强有力的党建引领保障项目建设。
■通 讯 员 李梦思 吕 双,融媒体记者 杨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