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安仲裁委员会强化责任意识,严把“组庭关”“审理关”“裁决关”“裁后关”,扎实做好仲裁员选聘、仲裁员监管、案情回顾等工作,不断提高仲裁办案质量,切实提升仲裁公信力。近三年来,淮安仲裁委仲裁调解和解率逐年稳步提升,撤调率已达53%,连续10年无仲裁案件被法院撤销或不予执行。什么是仲裁?仲裁有什么优势?如何提起仲裁?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淮安仲裁委员会相关负责人。
“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物业合同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民间借贷合同纠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以及知识产权方面的著作权纠纷、特许经营权合同纠纷等都可以提起仲裁。”淮安仲裁委秘书处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金科介绍。
据了解,仲裁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具有公认地位的)第三者,由第三者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指出,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需要注意的是,仲裁法对不能进行仲裁的纠纷作出了明确规定:一是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二是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三是劳动争议;四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也就是说,法院民事审判庭能够审理的大部分民商事纠纷,仲裁机构都能够受理。
据统计,近三年来,淮安仲裁委共受理案件近3000件,争议标的额达57亿元,其中2023年受理案件1231件,争议标的额达24亿元,与2020年相比受理案件和争议标的额均实现翻番,受理案件类型涵盖了建设工程、房地产买卖、借款、租赁、担保、金融保险、合伙、股权转让、知识产权等十余种不同类型纠纷。
据介绍,常见的解决商事纠纷方式有四种: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其中仲裁与诉讼相比,除了法律赋予的权威性、法定性、强制性外,还具有独特的专业性、自愿性、终局性、保密性等优势。
自愿性:选不选择仲裁机构,选择哪家仲裁机构由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或之后达成的补充仲裁协议约定。当事人自愿将争议交给仲裁机构作出裁决,双方当事人有义务履行裁决内容。仲裁没有级别管辖与地域管辖的限制,当事人可以对仲裁机构、仲裁员、仲裁地、仲裁语言、适用法律等进行约定,充分保证当事人享有最大限度的自主权。
专业性:仲裁员是由多个领域的专家组成,对所争议事项由学有所长的人士进行仲裁,充分保证了裁决的准确性和解决纠纷的质量。据了解,第六届淮安仲裁委员会聘请了313名仲裁员,包括法律专家以及35个行业的专业人员,有利于不同行业纠纷得以高效解决。
终局性: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除了仲裁规则规定的可以延长的情形,审限简易案件2个月、普通案件4个月,没有诉讼程序中的一审、二审、再审程序,仲裁裁决自作出之日起即发生法律效力,具有强制执行力,是一项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制度。
保密性:根据仲裁法规定精神,仲裁庭庭审及裁决结果原则上一律不公开,当事人的陈述意见和仲裁庭的裁决也要保密,旨在维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商业信誉。
境外执行:中国加入了《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简称“纽约公约”),全球140多个缔约国家或地区加入该公约。中国作为该公约缔约国,仲裁裁决能在其他缔约国的法院得到承认和执行。
就纠纷当事人如何申请仲裁,金科表示,如需向淮安仲裁委提起仲裁,可访问淮安仲裁委员会官网,在“仲裁指南”中,详细阅读各栏目条款,根据要求准备立案材料,了解仲裁条款、立案流程、仲裁流程、仲裁费用表。材料准备齐全后可通过现场递交、邮寄和在线立案方式提交仲裁申请。
值得一提的是,淮安仲裁委从立案到审理全程都能为当事人提供网上服务,即当事人可通过电脑和手机在淮安仲裁微服务平台递交立案申请和电子材料,实现快速立案;网上开庭和办案,即当事人和仲裁员可以通过“仲裁员网上办案系统”实现远程视频网上开庭,主要是针对异地当事人或者其他不能到庭参加庭审的情形。
此外,淮安仲裁委还提供线下立案及咨询服务,立案部对立案程序、仲裁条款拟定、仲裁管辖权、材料提交、仲裁费用等相关问题答疑解惑,为仲裁参与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2023年10月,淮安仲裁委恢复设立淮安区、淮阴区、洪泽区、金湖县、涟水县、盱眙县6个仲裁分会,为每个分会配备了工作人员,让仲裁“触角”向县区基层延伸,方便当事人就地解决纠纷,化解矛盾。
据了解,2023年,省政府、市政府分别出台文件,就推动仲裁机构在商会、协会、企业等设立联络点,进一步在金融、保险、知识产权等新经济新业务中推广运用提出明确要求。
■通讯员 王 峰 融媒体记者 黄 煌